close

買包包與錢袋子關系

24日,合肥迎來了安徽首家LV門店OPP袋開張。從現場的消費人群裡管中窺豹,隨機采訪。大部分人對工程塑膠奢侈品消費持一種理性的態度。他們認為是否消費奢侈品,要看自己的經濟能力是否負擔得起,有經濟能力消費的,也無可厚非。

人物一: 在校大學生,20歲,無固定收入

周晨是合肥學院的一名大學生。她認為,奢侈品對於女孩來說是有一定吸引力的。雖然還處於求學階段,但是對美的追求依然充滿著熱情。

年輕人愛時尚,關注時尚,也想擁有時尚,看到雜志上、時裝秀上展現出來的各種奢侈品,內心肯定是充滿向往,渴望擁有一款或者幾款所謂的奢侈品。而稱為奢侈品,其價格肯定遠遠高於大眾消費品,或者只是一部分人能享用的產品。周同學說,作為經濟來源於家庭的學生,如果家裡確實有條件,可以購置一些,但如果超出能力範圍,就不能盲目消費了,但是對奢侈品充滿幻想也不是一件壞事。“對於現在的我來說,LV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。”小周說道。

人物二: 自由職業者, 30歲,月薪過萬

張高偉是一名自由職業者,月薪過萬。他覺得所謂的奢侈品和車子等貴重物品屬一樣性質塑膠,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表現人的身份和地位,也是一種消費檔次的體現,把奢侈品當作禮物來送的話,也可以顯示一定的財力以及對對方的重視程度。但是,由於價格的高昂,奢侈品的消費群體相對較少,大多數人都追求不了,只有少數人在消費。所以,要理性消費,要考慮自身的承受能力,不能一味地追求。

張高偉稱,他身邊也有一些朋友認為,奢侈品的時尚價值遠遠大於它的使用價值,購買奢侈品只能算是追求時尚的一種表現。

人物三: 公務員,40余歲,月薪超四千

周翔是一名公務員,月薪4000多元。他和理性消費者的看法不一樣,他認為消費奢侈品完完全全就是一種浪費行為。

他說,沒有多少人是衝著奢侈品的品質去的,消費奢侈品只是注重它的商標,要是換個商標就不一定那樣火熱了。大部分人看重的是奢侈品的名氣,認為一個或幾個奢侈品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,讓自己顯得時尚,在人群中顯得更加突出,把它們拿來當做炫耀的工具,因此有可能在自身經濟負擔不起的情況下,照樣購買奢侈品牌,其實這都是些不切實際的做法。周先生認為,只要品質好,是不是名牌無所謂,用著都塑膠袋一樣。

人物四: 富二代,26歲,啃老族

王慶是個典型的“富二代”,全身上下穿的都是印有英文字母的“名牌”,但他卻笑稱:“這些都是‘啃老’得來的。”

父親是一個私營企業主,家庭年收入超過兩千萬,王慶是獨生子。作為“富二代”,他從小吃的、穿的都是最好的,耳濡目染,自然對奢侈品情有獨鐘。“以前合肥還沒有一家奢侈品品牌的時候,我只有兩三個月一次跑到上海去買。現在合肥奢侈品品牌多了,我就不要跑了。”在王慶看來,奢侈品消費與家庭經濟實力有關,對他這樣不穿名牌就“不能過”的人來說,奢侈品幾乎是生活的常態,跟“炫耀”沒有多大關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xiejingj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